其实流量问题定位之后,解决方法也基本确定了。
对于流量统计、网站功能异常这种内部原因,进行针对性的修复就可以了;
对于外部原因,节日类的异常只需要等待就可以恢复;
有具体方向的算法更新,可以进行针对性修复,比如外链更新;
另一类没有方向的算法更新,比如核心算法的更新,其实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,一般需要其他增量项目来弥补这部分下降(这类算法的下降有时候也会回调)
3 个流量监控的经验
我觉得如果要做好 SEO 运营,关注 SEO 流量数据这是基本的素养。我有 3 个小经验可以分享:
每天手工记录。手工记录可以让你对数据有很直接的感受;
超过 3% 查问题。周环比的涨幅或跌幅超过 3% 就需要进行分析了,因为 3% 就意味着有一些数据变化,而不只是波动;
项目上线时间的记录。记录每个项目的时间和大概内容,方便后续做数据归因以及项目总结,否则每次看到之前的流量曲线,真的很难想起来当时做了什么(GA 里可以在曲线上加注释,很好用)。
印象较深的 2 次流量异常经历
经历过很多次流量异常了,比如网页错版、Title 丢失、搜索功能异常,更不要说隔几天就有的各国节日了,其中印象最深是 2 次流量异常:一次是 经历的外链处罚,另一次是 alibaba.com 九月大促时的爬虫被屏蔽,在这里可以分享下。
外链处罚
早期购买外链其实是很常见的 SEO 行为,因为不买外链就无法跟竞手 PK 排名, 也不例外。但 Google 的企鹅算法如晴天霹雳,突然对外链这种业内常见的优化手法进行处罚。我当时是在 担任 SEO 工程师,只见网站流量骤降 40%。我其实从开始对外链就有疑惑。因为我日常也会去博客和论坛发外链,每次都是复制粘贴一些同质内容。我会怀疑这种手工产生的“互联网垃圾”为什么要提高网页排名,不生产这些垃圾就会排名下降?这种情况合理吗?于是当企鹅算法推出之后,我就极力劝导同事,我们需要对购买的外链进行处理。但后来同事并没有听从,反而是处理了一些健康外链。没过多久我也离开了这个岗位。其实当时的下降原因也很明确,就是外链导致的,但进一步定位到底是哪一类外链有问题、需要处理,我并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去说服同事。
最后
最后再啰嗦一次,SEO 流量其实就是一方面做增长,一方面避免下降。这次的分享主要就是避免下降这部分的,而以上也都是经历了一次次的流量异常才总结来的,希望对你的项目有一点帮助。